上個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教育哲學在R. S. Peters、P. H. Hirst的領導下,展現了新的風貌,時人譽為倫敦路線。Hirst更以提出知識型式、博雅教育理念,對於課程哲學有不可抹滅的影響。Hirst教授在2020年高齡辭世。本文撰寫初衷,即擬追憶Hirst學術貢獻,筆者將集中在其宗教教育的立論。由於其宗教教育仍是建立在知識型式的相關討論,本文第二節先勾繪Hirst知識型式的相關討論。接著,第三節檢視Hirst宗教教育的文獻,他雖認可宗教是一獨特知識型式,但由於缺乏客觀性,不宜在學校提供特定的宗教養成。第四節檢討D. Z. Phillips、R. Shone與Hirst相互之間對於宗教教育立場的論辯得失。筆者以Hirst理性與知識型式的限制、理性與宗教的辯證、以及自由主義價值中立性的問題等三個層面,嘗試在結論中說明Hirst宗教教育立場仍過於拘泥理性的傳統。若在學校推展宗教時,因為擔心宗教灌輸而堅持理性知識型式的教學,會限縮宗教的精神。筆者認為應該允許學校利用選修的方式,以促成世俗與有宗教信仰者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