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教育或教學活動中,常面臨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如預期,亦即成效不彰的問題。歷史上的教育學者雖然提出自己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但卻並未正視這個問題。當代德國社會學者N. Luhmann與K. E. Schorr由系統理論的立場出發,對教學成效不彰的問題加以討論,稱此問題為教育中的「技術缺失」,並指出這個問題來自於互動雙方所產生的「雙重偶然性」。
Luhmann雖然提出了「因果計畫」的概念以解決教育中的技術缺失,但仍面臨雙重偶然性這項根本問題。本研究即試圖對Luhmann的技術、雙重偶然性這兩個概念加以再詮釋與延伸,指出技術在教育情境中具有多面性,以擴充其意義內涵;其次也指出在時間的延續下,可降低互動雙方由於雙重偶然性在決定行動原則時所產生的不確定性。透過對Luhmann學說的修正與補充,可以更完備地說明教育活動即使有實現教育目的的問題,但同時也會因為時間的因素,提升達成教育目的的可能性,以提供思考這個問題一個可能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