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哲學中,想像力觀點存在著「柏拉圖傳統」與「亞里斯多德傳統」兩種取向,但Immanuel Kant卻是第一位企圖將想像力觀點體系化的哲學家。與大量Kant教育哲學研究文獻相較,臺灣教育哲學研究仍鮮少注意Kant想像力觀點的教育價值。有鑑於此,本文之目的包括:一、探討Kant想像力觀點內涵及其立場轉折,亦即說明其曾主張想像力具有連結感性與理性之「中介」性功能,之後則是轉向嚴格先驗哲學的角度,將想像力、知性與感性三者並立,賦予想像力獨特之性質;二、對照Kant的三大批判哲學的架構,說明「生產性想像」、「再生性想像」、「圖式化想像」與「創造性想像」四種不同想像力功能之界定;三、進一步開展其教育美學蘊義,並評析Kant想像力理論仍待處理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