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列表
5卷2期
皮德思(R. S. Peters)的「理性與習慣:道德教育的弔詭」:回顧與批判
On R. S. Peters' "reason and habit: the paradox of moral education ": retrospection and criticism
作者:蘇永明(Yung-Ming Shu)

  皮德思在1963年在〈理性與習慣:道德教育的弔詭〉一文裡宣稱「要進入理性的殿堂,必先經過習慣和傳統的中庭」,之後陸陸續續至少有五篇正式發表的文章對該文做反應。本文從事後的觀點重新回顧皮德思的和那五篇文章,後見之明或許能溫故而知新。本文的發現為:1、皮德思的文章有拼湊的成分。2、皮德思的比喻取自歐克夏對專科的職業教育與大學教育的區隔,但這兩者並沒有先後的關係。而皮德思卻將習慣置於理性之前,是逐步漸進的。3、皮德思的文中自稱是在解決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困境,卻隱藏著康德倫理學的架構,將習慣比喻為他律,而理性則是自律。4、亞氏倫理學中並沒有自律與他律的區分,他以追求幸福為德行的目標,照康德的標準應該都屬於他律。5、後續的五篇評論,只有Kristjánsson明確地站在亞氏倫理學的觀點做較正確地詮釋。6、在將近60年的期間,對此文的解讀仍受制於康德倫理學的框架,只有在風向轉向亞氏倫理學時才逐漸看出皮德思該文的缺失。

關鍵詞:皮德思 ; 自律與他律 ; 亞里斯多德倫理學 ; 康德倫理學